Chinese Summary/中文概要:
《禍水》以三個不同年齡層的女人各自為三條主線:天真無邪的小女孩Chuyia、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Kalyani、以及內斂沉穩的中年婦女 Shakuntala,她們同樣是違背人性印度傳統下的受害者,在如鐵牢般堅固的社會框架中完全失去生為人的尊嚴與自由,她們居住的房屋沒有大鎖,可是卻怎麼也無法離開,因為她們沒有辦法脫離「寡婦」的身分。 在蒂帕梅塔的片子裡,Kalyani擁有青春美貌,所以似乎理所當然的受到愛神幸運的特別眷顧,遇見的有志追隨甘地、習法學文之外也會朗頌詩曲的瀟灑青年Narayan,兩人一見鍾情, Narayan以神降臨救贖之姿帶給Kalyani愛情、以及人生的希望,如果王子與灰姑娘從此就要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那麼只有蒼老與年紀的其他寡婦們,在這部片裡除了扮演醜陋巫婆之外並沒有太多功用,好在有為的Narayan與其開明的父親終究對女性追求己身價值與自由不會有太大貢獻,知道河對岸心目中幸福宮殿原來是自己被迫賣身的地獄,Kalyani毅然決然回頭,沒法向前進也無路可退,蒂帕梅塔再次安排已死亡做結,讓Kalyani以沐浴之姿、步入聖河自殺,來證明不知道是對誰的清白。 另一個令人心痛的被迫害者Chuyia,在Kalyani離去之後替代了她的工作,失去童貞的Chuyia,在Shakuntala的懷抱裡厭厭一息,不知所措的Shakuntala順著人潮走入了擁擠的車站,看見了在遠處演說的甘地,蒂帕梅塔象徵性的神化了甘地,潔白的光韻以及群眾信仰的面容、眼裡盡是無限的希望,情緒瀕臨邊緣的Shakuntala不顧一切將Chuyia送上火車交給甘地,搭乘的歐洲工業革命下的產物往西方去,這個印度的小女究竟可以到哪裡?在哪裡獲得療傷或重生?同Narayan離去是否可以解決印度根深蒂固問題?背棄背離難道真的唯一的出路嗎? 《禍水》結尾Shakuntala茫然空洞站在月台時的表情,不知是再思考這些問題,還是想著該回到寡婦居所或是就此步入聖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