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Summary/中文概要:
Thomas Kuhn的《科學革命的結構》被譯成20多種語言,售出百萬冊,近半個世紀都是被引用最多的學術著作。相反,Karl Popper的意義深遠的書《科學發現的邏輯》卻少人問津。這兩位大師只有一次會面,進行了學術辯論,這場辯論自此成為知識份子和公共討論的泰斗對話。
Kuhn對轉移範例的相對觀點,幾乎成為現代科學社會學的分水嶺,他提出科學也像藝術、哲學、一樣是一種人文科學。
這要勝過Popper的實證主義觀點,他相信科學的革命性潛力可以偽造社會教條。這樣的勝利對於科學的發展有好處嗎?Steve Fuller認為Kuhn的勝利對科學社會學有相反的影響,這兩位的觀點都誤解了這一領域的發展過程。
這兩位大師的辯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科學可以在社會中成為獨立的進步力量嗎?還是註定是軍工業的技術後援?Fuller應用Kuhn在存檔在麻省理工的研究報告,提供了一份對“Kuhn vs. Popper”辯論的清晰描寫,這對於科學探索將來的發展會造成什麼影響?(Ce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