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博士推荐
中文书讯
代理商:大苹果
页数:4259
定价:65.00 美元
上传日期:2014-10-28

VLADIMIR JANKELEVITCH: THE TIME OF FORGIVENESS

Chinese Summary/中文概要:

《寬恕的時間》追溯法國哲學家兼音樂家弗拉基米爾.楊凱列維奇(Vladimir Jankélévitch)連結創造、歷史及記憶,對於寬恕的條件與時間性的反思。

作者於本書描述猶太及天主教思想對於楊凱列維奇哲學的影響,將楊凱列維奇對於寬恕的特徵的想法,正義的概念下報復心理的角色,以及理性的界限,拿來與亞里斯多德、巴特勒、康德、齊克果、尼采、謝勒、鄂蘭、德里達、列維納斯與呂格爾比較。 猶太大屠殺是楊凱列維奇生命中關鍵的歷史事件,如同此書顯示,楊凱列維奇拋出的問題「寬恕是否可能成為對邪惡的回應?」仍是現今重要的哲學難題。矛盾的是,對於楊凱列維奇來說,邪惡同時是寬恕的原動力及阻礙。(Ramona)

代理商:大苹果
页数:4259
定价:0.00 美元
上传日期:2014-10-28

SENSES OF THE SUBJECT

Chinese Summary/中文概要:

此書集結芭特勒二十幾年來的哲學文章,詳盡說明她在主體形構之下結合黑格爾、齊克果、笛卡爾、史賓諾沙、馬勒伯朗士、莫里斯.梅洛-龐蒂、弗洛依德、伊瑞葛來和法農的思想,來反思「熱情」(Passion)的角色。她描寫早期對黑格爾學派底下的慾望、對於權力的精神生命及自我敘述的可能性的反思。這本書思考「熱情」如:慾望、憤怒、愛情和悲傷,如何在權力的特定歷史領域框架下,與「成為主體」這件事產生密切關聯。

芭特勒展現出不同的哲學框架下,自我如何設法發現本身早已被社會與支配的權力影響並建構來對抗它的意志。但這樣的原始衝擊不一定會取消其作用者與行動。原始感知印象符合這樣主動與被動的雙重情況,這樣的雙重性也打破主動需要克服被他人及語言社會性的世界影響的情況。感知的雙重結構清楚顯現生活的慾望、悲痛的實踐與危險,同時包含拒絕、愛情、迷惑的形式與奪佔。

芭特勒研究體現、慾望、關係性的理論,與不同的哲學家對話,發展並校正她關於權力領域之下主體的建構與解構的基本命題,她著手幾份關於性別、性以及種族議題的研究,這些文章能追溯芭特勒解釋道德關係的體現如何發展。 (Ramona)

代理商:大苹果
页数:4259
定价:0.00 美元
上传日期:2014-10-28

AN ATMOSPHERICS OF THE CITY: BAUDELAIRE AND THE POETICS OF NOISE

Chinese Summary/中文概要:

當歷史將詩人從沉思於自然的美及莊嚴之物的人,轉為以城市的擁擠喧嚷來協調藝術的實踐之人,詩意之美會如何變化?

《城市的氣息》追溯波特萊爾的演化,從實踐對美學的迷戀,在詩作中美化平庸,轉而領受背景噪音和混亂——城市視野中的超驗氣氛——將其當作時間、歷史、終極毀滅的超驗之神的惡意傑作。

羅斯.錢伯斯分析波特萊爾的轉變,這特別表現在波特萊爾的《巴黎圖畫》(Tableaux parisiens)及《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錢伯斯描寫波特萊爾的政治覺醒,其時代出現人口過剩與貧窮問題,及巴黎城市規劃師奧斯曼(Haussmann)的現代化,詩人構思寓言詩時,這些都產生重大影響,他的讀者的感知因長期的環境噪音而變得遲鈍,寓言詩學擁有警惕的力量,並讓漫不經心的讀者除去疏離感。

此書提供全新原創的觀點,談波特萊爾的道德觀及美學,錢伯斯展現波特萊爾的關注如何從超自然轉變為疏離主題,這些讓波特萊爾能精準描寫巴黎的劇烈變化,並讓巴黎人了解情況。在這悲慘與受難的區域之中出現一種「現代美」,包含城市經驗的各種形式。(Ramona)

代理商:大苹果
页数:4259
定价:0.00 美元
上传日期:2014-10-28

THE HUMANITIES AND PUBLIC LIFE

Chinese Summary/中文概要:

閱讀的道德性是否存在?
詮釋性的人文學科是否能夠,且應該對其他專業領域有所貢獻,包括法學及公眾生活?
「訓練批判性地閱讀社會、政治及文化圈轟炸我們的訊息,從沒像現在如此重要……」

本書驗證人文學科是否能承擔一種道德性閱讀的責任。文本細讀的訓練及紀律都以此責任為基礎,人文學科需要將此帶進其他領域,包括專業訓練至公眾生活。

詮釋性的人文學科中,關注細節的閱讀方法對你的生活有甚麼樣的影響力?這類型的閱讀是否代表或產生一種道德?美國司法部幾年前所發表「酷刑手冊」(Torture Memos)讓人文學科界面對這項問題,「酷刑手冊」呈現的論調是美國政府以扭曲、巧妙、不正當且不道德的方法詮釋法律,正當化酷刑手段。在詩學的嚴苛分析訓練之下,無人能在參予這樣惡意的詮釋時,不以專業良心介入說:這絕不該發生。

在許多人眼中,包括美國文化圈在內,教導人文學科的專業與地位正逐漸削弱。但訓練批判性地閱讀那些社會上、政治及文化圈轟炸我們的訊息,從沒像現在如此重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控制心智逐漸成為主宰世界的手段。

此書集合傑出的學者與知識份子,辯論人文學科的公眾角色與重要性。他們的交流暗示著雪萊(Shelley)的堅持是對的,詩人為人類立訂法則,雖然他們是沒有獲得認可的立法者:文化變遷隨後會帶走一切。實踐於人文學科的關注細節詮釋性閱讀應當成為有用的工具,傳授至別的領域,且在公眾領域占有一席之地。(Ramona)

代理商:大苹果
页数:4259
定价:0.00 美元
上传日期:2014-10-28

THE STOLEN QUEEN

Chinese Summary/中文概要:

有关于安格鲁姆的伊莎贝拉的美丽童话,发生在中世纪欧洲鲜活的时代背景下,充满着中世纪的神奇魔法。为菲利帕·格里高利和伊丽莎白·查德威克的粉丝们倾心打造。1199年,狮心王理查德逝世,留下他的兄弟约翰去继承他在法国和英国的统治。

安格鲁姆年轻的伊莎贝拉与父亲敌人的儿子路西尼昂修定下了婚约,她被带到了他的城堡里接受教育,却也首次在那里接触到了“古老宗教”。随后,伊莎贝拉被告知,她将嫁给另一个人---英格兰国王约翰,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可怕阴谋中的一枚棋子,从而最终协助篡夺英格兰王位。

路西尼昂家族预见到了一个由他们年轻的木偶皇后所统治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基督教将最终被废除,欧洲的古老宗教将取而代之。然而当伊莎贝拉自己开始掌控一切时,热情将爆发,王朝的财富将起伏波动。

《失窃的皇后》中的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欧洲政治斗争鲜活的时代背景之下,相信一定会令喜欢阴谋和冒险的读者们喜爱不已。(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