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Summary/中文概要:
你有多邪惡?能傷害他人到什麼地步?
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實驗狠狠揭開人類不願面對的領域
心理學家Gina Perry挖掘米爾格倫的秘辛
將實驗後續的血淚集結成震撼人心的故事
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的研究結果震驚了全世界!這個實驗讓米爾格倫得到毀譽參半的評價,他既是為心理領域跨出一大突破的英雄,也由於實驗太具爭議而遭人批評。此實驗也給予半個世紀後的許多藝術家、作家、劇作家以及電影編劇豐沛的靈感。
實驗看似就結束在成果產生之後,但Gina Perry卻覺得此實驗尚未完結。比起實驗結果,她更在意當時參與實驗的志願者,他們往後的生活是否因此有所改變?Gina Perry發現,有些人在往後好幾年都身陷實驗帶來的夢魘,害怕自己是否會以科學之名再傷害他人。另外她也發現米爾格倫除了此實驗之外,還秘密發展一堆實驗,想測試人類能傷害所愛之人到什麼地步…。
本書集結志願者現身說法的血淚故事,以及米爾格倫尚未發表的文章及筆記,完整呈現在社會心理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實驗,以及令人好奇的後續發展。
【關於米爾格倫實驗】
1961-1962 年間,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做了一個驚人的「電擊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要瞭解人們對於權威的服從。實驗參與者年齡從20歲到50歲不等,教育及成長背景各異。參與者都可以得到報酬。
他讓參與者扮演教師,並由研究者賦予他們權力來「電擊」那些無法正確回答測驗的學生。在這個實驗中,並沒有人真的被電擊,不過參與者會聽到自己發出的電擊的吱吱聲,以及受到電擊的學生反應(預錄好的慘叫及搥牆的聲音)。隨著電壓加強,學生會叫喊、怒罵逐漸到哀求、討饒、踢打,最後昏厥。研究者想要知道會不會有人在過程中停止實驗,以及,即使被研究者要求要繼續,他們會不會仍然堅持要中止。
即使許多參與者在過程中提出疑惑,但在參與者質疑時,研究者使用以下四個問句、按照順序要求參與者,若參與者在被問完四個問句後還是拒絕再繼續,這位參與者就可以離開實驗。這四個句子是:1.請繼續做下去;2.這個實驗要求你繼續;3.繼續下去是絕對必要的;4.你沒有其他選擇,你必須繼續。
最後有65%的參與者,在研究者要求之下,不斷地電擊學生直到使用到最強的電擊。
50年後的現在,結果是否會有所不同?美國、法國都重現了米爾格倫實驗,他們得到的結論是…
* 法國電視台曾於2010年重現米爾格倫實驗,拍成紀錄片《電椅大風吹》(The Game of Death),公共電視台曾播放此紀錄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i4jdMuhIjJI (紀錄片中文預告)
當時有80%的人使用到最強的電擊
* Discovery Channel於《絕對好奇: 險惡人心》(Curiosity: How Evil Are You?)節目中重現此實驗,參與者是一般美國民眾。結果發現仍有高達八成的人會作完實驗,使用到最強電擊。
但如果在參與者想停止實驗的當下,身邊有人陪他一起反抗研究者,則做完實驗的人數比例會大幅下降。(XAT & 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