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Summary/中文概要:
紀念利瑪竇逝世及東西方交會四百週年
人物簡介
瑪提歐‧利奇(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著名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學者。明朝萬曆年間他來到中國進行傳教工作,並定居於此。其中文名為利瑪竇,號西泰,又號清泰、西江。在中國生活期間,他頗受當時明朝士大夫的敬重,被尊稱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先驅者之一,同時也是首位飽讀中國文學並對其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除了傳播天主教教義外,利瑪竇還廣交中國的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與徐光啟等人成功地翻譯出了歐幾理德得的《幾何原本》。他的眾多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內容摘要
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瑪提歐‧利奇(Matteo Ricci),是天主教在中國大陸傳教的首批先驅之一,同時也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人,在中國,利奇擁有一個更為家喻戶曉的名字,人稱‘利瑪竇’。作為一名傑出的文化傳播者,利瑪竇神父為東西方文明的交融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為其贏得了世人極高的評價。而本書則是一本有關於瑪提歐利奇最為詳盡的個人傳記。追隨著利奇當年在中國的足跡,讀者將有幸領略到明朝萬曆年間中國的風貌,同時也能夠對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過程之中,所出現的重大事件有所瞭解。
作為個人傳記,本書首次著重突出了利奇在科學方面的貢獻成就,他與徐光啟等人成功地翻譯出了歐幾理德的《幾何原本》;除此之外,它還記錄了中西方科學發展史的眾多方面,並突顯出了,在宗教及哲學事務中,兩種文明所採取的各自不同的方法和態度。文中的考證,主要出自於利奇本人的傳教記錄以及來往書信。作者還不時引入利奇的原話和文字,透過這些內容,這位元傳教士所流露出的個人情感表露無遺。
本書內容經過了中國學家歐亨尼奧.梅歐金(Eugenio Menegon)的審閱,他是美國波士頓大學歷史學院中國歷史系教授。
本書一經推出,便獲得了多家義大利主流媒體Corriere della Sera、Repubblica、La Stampa及Il Sole 24 ore等一致好評。此書於面世三個月後,便立刻進行了再版發售;更有相關報導稱,義大利著名導演馬可貝洛奇奧(Marco Bellocchio)與出版商Mondadori正在進行洽談,一部基於本作的電影有望於不久之後進行拍攝。(AW & VL)